可持续发展,人才储备综合性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3-04-14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智享会   浏览次数:

本案例荣获智享会“第五届学习与发展价值大奖”最佳创新奖


1

项目背景


技术技能人才匮乏是当前众多企业正在面临的巨大挑战。秉承着“持续有道,福泽未来”的企业基因,福伊特集团与当地市政府联合出资,于2014年建立了集团培训中心。此培训中心也是福伊特集团在德国本土外设立的最大的综合性培训中心,是集技术培训、管理培训、技术评测和人才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培训中心。


遵循着“专业培训,终身学习”的培训理念,自福伊特中国培训中心建立初始,便启动了一年期技术培训生项目。福伊特集团将先进的德国双元制教育、公司实习与理论教育有机结合,与中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等级教育考核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在保障集团全球化高性能产品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帮助企业及长三角地区培养急缺的高技能技术人才和专家。


福伊特集团培训中心通过与政府机构、周边企业、以及20余所高校的深入合作,陆续为企业内部及周边企业、院校近7万人次,提供长达36万小时的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培养了100多名“双元制技术培训生”,助力福伊特集团以及周边地区企业对本土技术工人人才储备的战略需求。目前,此项目已经成功地运行了八年。


2

一年期技术培训生项目实施流程


此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集团事业部、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福伊特集团产品涵盖水电设备、造纸设备、轨道车辆、电力、石油石化等领域,因此业务部门长期有多专业、多领域的技术人才需求。


培训中心在集团内各事业部高管与HRBP的大力配合下,共同设计了培训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前期于培训中心进行的特定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概要等培训内容、指导生产线实习岗位阶段的排班和指定落实专业一对一导师等支持,在HR团队、法务等部门的通力配合下,项目组顺利完成了从合作技术院校挑选生源、面试、初步考核、培训、事业部顶岗实习、毕业考核到入职签约等整个项目流程。


方案设计


项目于每年7月份开始,总周期为46周(预计次年6月份结束),受众为福伊特集团内各事业部用人部门以及广大技术院校的学生。其中包括38周培训中心双元制教学(包含焊接、机加工、气动与液压、钳工、机械英语等全方位的通用技术培训课程)和8周事业部的轮岗培训(可根据事业部实际需求调整具体的培训模块),项目结束后,考核合格的技术培训生将输送到集团各个事业部。


双元制的关键因素就是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和高校合作,进而在高校学生中筛选出符合福伊特集团价值观的学生进入培训中心,再经过专职老师和事业部的师傅带教之后顺利进入事业部,之后再将每个学生在事业部的所有学习经历反馈到高校,完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培训过程,此后学生转化到事业部也会更加流畅。项目培训理念是培养拥有全方位的技术能力的学生,在拓宽个人职业道路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


 在整个培训项目运行中,培训中心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收集业务部门需求、制定培训计划、院校沟通、校园招聘、培训项目实施、事业部顶岗实习安排、学员毕业考核以及项目完成后的后续追踪,培训中心主导推进开展了全流程的项目工作。



图1 方案设计


以2021-2022财年福伊特集团下属某事业部技术培训生培养方案为例:


识岗阶段


01

1周时间:熟悉厂区环境和生产环境,熟悉设备安全操作规范;5S现场管理概念入门学习。达成了相关技术岗位的生产环境熟悉并适应的目标。

02

1周时间:主要设备的介绍及车间工作节奏熟悉,使成员了解设备操作原理,初步规范安全操作意识及具备5S素养。

03

2+1周时间:2周用来钳工基础项目制作,1周进行福伊特OPEX概念和Workshop实践以及识岗阶段实习生小结及测评,使成员具备基础钳工技能,了解OPEX。

04

4周时间:通过岗位相关设备培训,使成员对设备的系统安全运行具备基本的常识及判断力。


跟岗阶段


24周时间:设备独立操作跟岗实习及小结测评。使学员在跟岗、轮岗的实践中,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在线操作并达成正式上岗前的必须准备。


培训硬件设施


福伊特集团培训中心大楼建筑面积4000㎡,共计四层。大楼内设有先进的实训车间、培训教室(含电子电工实验室、气动与液压实验室、理论模拟考试机房)、会议室等专门活动区域。实训车间有普通车床、立卧两用铣床、焊接间、多工位钳工台、多台三轴及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等实操设备。


现有数名全职的技术培训讲师(涵盖焊接、机加工、钳工、气动、液压等学科)和多名企业内、外兼职讲师和技术专家。


整个项目主要在实训车间以及培训教室开展理论和实操培训。在德国成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培训中心与事业部、用人部门联合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根据学员自身特点设置定制化培训课程,将理论培训与实操培训结合,更好地满足了事业部以及学员的培训需求。


项目实施


近两年来国内制造业技术工人愈发短缺。福伊特中国培训中心致力加强校企合作,协同集团内各事业部的业务变化,创新优化培训方式、课程模块等手段,以应对挑战。



创新开拓事业部与培训中心的联合培养方式


(1)根据事业部业务线具体岗位的特殊要求,定制化制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2)联合事业部业务部门参与课程设计。

(3)联合业务部门定期参与学员阶段表现评估环节。

(4)联合企业专业内部培训师和技术专家参与学员培养过程,将事业部产线上最新的产品与技术融入培训课程。

(5)针对不同岗位提供多样化培训课程:有重点地培养适合员工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道路(如为office员工提供基础机械加工等与公司产线、业务相关培训,为蓝领员工设置定制化软技能培训等)。


以上创新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培训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培养成本和缩短培养周期。



培养方式的延伸性


(1)经过8年的项目运行,为了积极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挑战,也为了更好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福伊特集团培训中心以技术培训生项目为基础,与多所周边高职院校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基地”“集团冠名班”“集团企业学院”等创新合作方式,举办了“集团工匠之旅”、课程置换、双元制教育研讨会等技术技能交流活动,在职业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校企合作。


(2)同时,作为中德双元制联合推广中心,集团培训中心还联合了中外著名高校和行业专家,以“职业教育”相关话题开展主题商赛、行业交流等活动,通过调研了解了相关领域最新发展成果与痛点,整理收集了创新方法和建议,为促进职业教育长远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


(3)福伊特中国培训中心的在工作中的努力也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并被陆续授予了培训中心“政府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和国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授证资质(部分工种)。


长期以来,福伊特集团培训中心积极发挥优秀外资企业模范带头作用,为当地及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在职业教育领域为各行业、各企业培训中心提供良好的借鉴经验。



敏捷应对企业、市场、疫情带来的变化


升级培训课程模块以积极应对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增强培训生对集团产品的熟悉度和支持集团各事业部产品零部件生产需求(特别是非标零部件的需求),培训中心将产品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融入到项目课程,成功打造全新的培训模块并受到学员和各事业部广泛好评。


拓展合作院校以应对市场变化:在集团事业部高管、HRBP以及业务部门经理配合支持下,培训中心经理牵头向四川等内陆地开发新的合作院校,创新开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新模式,并成功推广到福伊特集团另一下属某事业线的专利产品焊接技术工人的培养上。


优化授课平台以应对新冠疫情常态化带来的挑战:培训中心借助多种数字化平台,将部分培训课程转化为在线培训形式,通过灵活安排理论和实操课程分布,大幅降低了对线下培训场所的依赖性。


挑战及应对方法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及长三角地区发展转型升级,众多技术院校更加倾向于转型布局智能制造等专业,因此市场上焊接等传统制造专业生源越来越少,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经过行业交流,项目组也发现很多痛点,比如企业投入大量精力、成本培养员工,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很多蓝领工人还未发挥其价值便流失了。福伊特集团培训中心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以应对挑战:


通过设立企业“冠名班”等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在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同时,进行企业雇主品牌塑造与口碑化宣传。


深入校园开展课程置换、系列讲座、技术课程体验班等活动,让学员提前了解培训、工作环境,建立心理预期,增加目标岗位适配度,企业也能提前匹配目标人才。


项目事业部实习环节中设立一对一带教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困惑,增强感情粘性。


设立毕业培训生关怀项目,定期追踪学员工作表现,为学员职业发展提供后续建议与支持,打造“家文化”工作环境,提升留用率。


项目调整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组发现,近些年国内制造业技术工人越加短缺,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却愈发旺盛,为应对企业和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项目组采取了以下调整手段:



优化升级定制化课程模块,设计开发多模块、灵活周期、贴近不同业务产线项目的培训内容。


升级原项目的固定模式周期(升级至:38周培训中心双元制教学和8周事业部业务线实习)。


开发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学制周期技术院校生源。


根据业务部门需求,设置混合编制生源培训模块,包含有工作经验的技术新工人、大专职业院校实习生和本集团需要提升的熟练技术工人等。

3

项目成果


每期项目时长约一年,针对不同事业部的产品特点以及需求设置课程(如:福伊特集团下属某事业部由于特殊焊接工艺及适应不同客户国家的焊接标准等要求,需要有熟练且技术稳定的焊接技术工人;集团下属某事业部需要储备有纺织机械专业、数控专业背景的技术工人;集团下属某事业部需要轨道交通等相关专业的工人)。


福伊特集团培训中心与当地的20余所技术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累计为福伊特集团培养了焊接、纺织、数控、机电、轨道交通、气动与液压、维修等多专业共100多名“双元制”技术培训生。


有效解决并降低了事业部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与培训成本。已经毕业的培训生中,绩效总评均为优秀,其中有多名学员已提拔为工程师、一线班组长,另有2位转岗为专职技术培训师。


关键因素


由于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产线高数字化、自动化生产制造的要求,企业对于一线蓝领工人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经过项目的多年运行,福伊特集团培训中心已为事业部输送了100多名不同专业的技术培训生,解决了事业部岗位人才缺乏的困难。事业部反馈相较于社招员工,参加项目的毕业学员表现出以下几点优势:更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服从性;更强的企业忠诚度和价值观;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短的岗位适应过渡期;中等偏上的工作绩效。


据追踪调查,本项目毕业生中多人已逐步成长为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或技术工程师。事业部也从项目初始的尝试与好奇,发展到一旦有战略人才储备需求,便第一时间联系培训中心寻求支持,这也体现出业务部门对项目给予的高度认可。对学员来说。在院校学习中以理论知识为主,通过培训中心的训练,学到了德国先进的技术和实践,对职业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基于此项目,与本地技术院校、政府机构进行的紧密合作,培训中心也获得了合作院校和当地政府的认可和积极评价。经过多年的合作与尝试,学校也从起初的为项目开展“提供生源”的合作模式,逐步发展现今的“产教融合、合作育人”合作模式。


为本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是福伊特集团矢志践行的初心与使命。福伊特集团始终坚持根植于企业文化中的“给予年轻人良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集团不变的使命”育人理念,对员工教育与发展的提供各类支持,为企业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众多具有专业能力和多元化的本土人才。


项目改进



目前福伊特集团培训中心仅有数名专职技术培训师和多名企业内训师,因此每年招生规模有限,通过复盘项目,项目组认为需要尽快完善企业内训师团队,吸纳事业部更多的技术专家加入项目,尽量控制培训成本的同时为企业和周边地区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





您好,欢迎申请加入智享会!期待智享会和您一起成长!

立即申请